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中药丛枝蓼

丛枝蓼

丛枝蓼
Cónɡ Zhī Liǎo
别名 水红辣蓼、辣蓼、蓼辣草、簇蓼、辣蓼草、小辣蓼、红杆辣子、野辣子棵、白辣蓼草、钻之连、水红花蓼、野红辣蓼、家马蓼、小红辣蓼、旱辣寥、水红花、丛生蓼、马辣子
功效作用 清热燥湿;健脾消疳;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疳疾;月经不调;湿疹;脚癣;毒蛇咬伤
英文名  
始载于 《全展选编·内科》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丛枝蓼

(《全展选编.内科》)

【异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

【别名】辣蓼、蓼辣草、簇蓼、辣蓼草、水红辣蓼、小辣蓼、红杆辣子、野辣子棵、白辣蓼草、钻之连、辣蓼、水红花蓼、野红辣蓼、家马蓼、小红辣蓼、旱辣寥、水红花、丛生蓼、马辣子

【汉语拼音】cong zhi li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aespitosum Bl.

【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

【功用主治】治腹痛泄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用)。

【选方】治急性胃肠炎:鲜吹风散(木兰科植物异形南五珠子藤)三十公斤,辣蓼草五公斤,加水至一百二十六公斤,煎熬浓缩至四十二公斤,加2%尼泊金作防腐剂。每服10~20毫升,每日取三至四次,儿童减半。(《全展选编.内科》)  

中药

丛毛榕根

2022-9-8 12:33:13

中药

不出林

2022-9-8 1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