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叶伽蓝菜 Chí Yè Qié Lán Cài |
|
---|---|
别名 | 生川莲、白背子草、篦叶灯笼草 |
功效作用 | 清凉解毒。治痈疮肿毒,眼热赤痛,中耳炎。 |
英文名 | Herb of Spoonleaf Kalanchoe |
始载于 |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
毒性 | |
归经 | 肺经、肝经、肾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甘、苦 |
别 名: 蓖叶灯笼草、大号鸡爪黄(台湾)、生川莲、白背子草、倒吊莲
拉 丁 名: Kalanchoe spathulata DC. [Cot
来 源: 为景天科植物匙叶伽蓝菜的全草
科 名: 景天科
属 名: 伽蓝菜属
适应地区: 全国各地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暖地型宽叶草坪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0.3-1.2 (M)
多年生草本,肉质,高30~120厘米。叶对生,匙状矩圆形,长5~7厘米,先端钝,全缘或有不整齐的齿裂:叶柄短;上部的叶较小、较狭,近无柄。聚伞花序;萼片4,披针形;花冠黄色,高脚碟状,裂片4,卵形;雄蕊8,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心皮4。蓇葖果有种子多数。花期春、夏。 栽培或野生于水边。分布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生长习性: 生于湿地沙质土上。
景观用途: 花境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收。
【功用主治】清凉解毒。治痈疮肿毒,眼热赤痛,中耳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1.5钱(鲜者3~5钱)。外用:捣敷或捣绞汁滴耳。
【选方】①治痈疮肿毒:鲜匙叶伽蓝菜适量,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