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枝箭 Dà Yī Zhī Jiàn |
|
---|---|
别名 | 铁色箭、忽地笑、鹿葱、祖先花、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 |
功效作用 | 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滇南本草》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甘 |
Lycoris aurea Herb.(原植物黄花石蒜)
铁色箭(《纲目》),忽地笑(《汝南圃史》),鹿葱(《群芳谱》),祖先花(《滇南本草图谱》),岩大蒜、黄龙爪(《四川中药志》),独脚蒜头(《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为石蒜科植物黄花石蒜的鳞茎。
黄花石蒜
多年生草本。鳞茎肥大,近球形,直径约5厘米,外被黑褐色鳞茎皮。叶基生,质厚,阔线形,上部渐次狭窄,长达60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黄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隆起,叶脉及叶片基部带紫红色。花茎在长叶以前抽出,高30~60厘米;伞形花序具5~10朵花,花较大,稍左右对称,长约7厘米,筒部长不及2厘米,具柄,黄色或橙色,花被片6,边缘稍皱曲,宽约1厘米;雄蕊6,与花柱同伸出花被外;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长于阴湿的岩石上及石崖下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春、秋采挖,去净苗叶、泥土,晒干。
《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甘,有毒。”入脾、肺二经。
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
①《滇南本草》:”滋阴润肺。止肺热咳嗽,阴虚痨热不退,解疮毒,利小便,止咳血。”
②《四川中药志》:”能解毒消肿。外用治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肿,疔疮结核及汤火灼伤。”
内服:煎汤,一日量鲜者2~4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分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出自《滇南本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一枝箭,全草有毒,以根头最毒。含有毒成分为石蒜碱等生物碱。中毒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用浓茶或1~2%鞣酸,高锰酸钾亦可;导泻;饮稀醋酸、糖水及淡盐水或
①治痈肿疮毒:岩大蒜、野菊花叶、三匹风,同捣绒取汁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