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梢瓜 Dì Shāo Guā | |
---|---|
![]() | |
别名 | 地梢花、地瓜瓢、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女青、山角、地瓜儿、羊不奶果、老瓜瓢、沙奶奶、马奶奶、沙奶草、细叶牛皮消、雀瓜、罗汉草、地瓜子、地葛、盘龙草、牛梢瓜、羊奶草、羊巴奶 |
功效作用 | 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 |
英文名 | Herb of Bastardtoadflax-like Swallowwort |
始载于 | 《河南中草药手册》 |
毒性 | |
归经 | 肺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 |
地梢瓜
拉丁名:Cynanchum the-sioides(Furyn)K.Schum

地梢瓜的花、叶。
别名:地梢花、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地瓜瓢
分类: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
形态性状: 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地下茎单轴横生。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密被柔毛,有白色乳潮汁。单叶对生;叶片线形,长30~50毫米,宽2~5毫米,先端尖,基部稍狭,全缘,下在中脉隆起。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白色;花冠钟形,长约5毫米,5深裂,副花冠浅筒形,上部5裂,裂片与花冠裂片互生;雄蕊5,花丝短;2心皮,分离。蓇葖果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主产地:分布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地梢瓜,以全草及果实可入药。夏秋采,切段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通乳。用于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折断取汁外搽瘊子。
【备注】(1)本植物变种雀瓢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var. australe (Maxim.) Tsiang [C. sibiricum (L.) R. Broun var. australe Maxim.]亦同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