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 Cénɡ Qīnɡ |
|
---|---|
别名 | 朴青、层青、赤龙翘、青龙血、黄云英 |
功效作用 | 凉肝明目;祛风定惊。主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 |
英文名 | Azurite |
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 |
毒性 | 有毒(一说无毒) |
归经 | 肝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酸 |
曾青,古代炼制外丹常用的矿物原料,即硫酸铜(CuSO4)。八石之一。
曾青 (《本经》)
【异名】朴青(《石药尔雅》),层青(《造化指南》)。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层状者。
【形态】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呈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篮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曾青,勿用夹石及铜青,若修事一两,要紫背天葵、甘草、青芝草三件,干湿各一镒,并细锉,放于一瓷埚内,将曾青于中,以水二镒缓缓煮之五昼夜,勿令水火失,时足取出,以水浴过,却入乳钵中研如粉用。”
【性味】①《本经》:”味酸,小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明目,镇惊,杀虫。治风热目赤,疼痛,涩痒,眵多赤烂,头风,惊痫,风痹。
①《本经》:”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
②《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
③《玉楸药解》:”明目去翳。”
【用法与用量】外用:为末点眼或调敷。内服:入丸、散。
【宜忌】《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