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中药竹叶马豆

竹叶马豆

竹叶马豆
Zhú Yè Mǎ Dòu
别名 铁马豆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主疮;癣;疥;癞;小儿麻疹后余毒未尽
英文名 Linearleaf Vetchling
始载于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铁马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为豆科植物细叶牧地香豌豆的全草。  

细叶枚地香豌豆多年生草本,高约30~90厘米。茎直立或稍披散,细弱,通体无毛。 双数羽状复叶;小叶1~3对,叶轴先端成2歧卷须,叶柄短,长3~6毫米;基部有大形耳状托叶1对;小叶线状披针形,长2.4~4厘米,宽1.5~4.5毫米,先端具小突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于两面凸出。 总状花序腋生,长约6厘米,花2~4朵,蝶形,紫红色,长约1.5毫米,花梗细小,基部有细小苞片1枚。 荚果圆柱状,无毛。 花期春季。 生于田边、草丛中。  

夏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竹叶马豆,日本名连理草,曾报道其煎剂口服,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草酸,但动物试验不能证实此说 印度产草香豌豆中含一种神经毒性的成分,如以50%的豆粉喂饲动物,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维生素B不能阻止)、脱发、皮炎乃至局部溃疡、幼年动物停止生长等。 如先加过量水煮沸,除去液体,再自然干燥,磨粉制饼,则可供食用,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凉。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 治疮、癣、疥、癞,小儿麻疹后余毒未尽。  

外用:煎水洗。 内服:煎汤,3~5钱。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Zhú Yè Mǎ Dòu  

Linearleaf Vetchling  

铁马豆。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五脉叶香豌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thyrus quinquenervius(Miq.)Litv.ex Kon.et Alisov.[Vicia quinquenervius Miq.;Lathyrus Palustris L.var. linearfolius Ser.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五脉叶香豌豆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或平卧,全株无毛。叶互生;基部托叶大形,箭头形;偶数心状复叶,小叶2-6片,叶轴先端成2歧卷须;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4-4cm,宽1.5-4.5mm,先端具小突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于两面现在凸出,网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腑生,长约6cm,花2-4朵;花萼钟状,萼齿短,三角形;蝶形花紫红色,长约1.5cm;雄蕊10,二体;花柱近扁平,荚果圆柱形,无毛。花期5-6月。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 茎纤细,无毛,羽大辩论复叶,小叶1-3对,叶轴先端成2歧卷须;叶片皱缩,小叶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长2.4-4cm,宽1.5-4.5mm,先端具小突尖,基部楔形,全缘,上下表面叶脉明显凸出。有的可见总状花序,腋生,花暗紫红色。荚果圆柱形,无毛。味苦、凉。  

苦;凉  

中药

竹头草

2022-9-8 13:29:30

中药

竹叶蕉

2022-9-8 1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