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鞘花 Chuān Qiào Huā | |
---|---|
![]() | |
别名 | 独竹草、纳闹红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尿;解毒。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毒蛇咬伤 |
英文名 | Hispid Amischotolype |
始载于 | 《新华本草纲要》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甘 |
【药 名】:穿鞘花
【拼 音】:CHUANQIAOHUA
【来 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
【功 效】:祛风除湿、祛瘀止痛。
【主 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一15克。
【别 名】:独竹草(广西北流)、纳闹红(广西龙州)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
【拉丁名】:原植物穿鞘花hotolype hispida (Less et A。Rich) Hong-Forretia chi- nensis N. E. Brow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所属卷:Amischotolype Hassk.
所属科:Commelinaceae
中文名:穿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