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根 Chòu Wú Tónɡ Gēn |
|
---|---|
别名 | 芙蓉根 |
功效作用 | 治疟疾,风湿痹痛,高血压,食积饱胀,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拾遗》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草药名】: 臭梧桐根
【内容介绍】:
臭梧桐根 (《纲目拾遗》)
【异名】芙蓉根(《纲目拾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采集】秋后采收,除去泥杂及茎叶。
【化学成分】含赖桐二醇烯酮、赖桐酮、赪桐甾醇。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 味苦,性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治疟疾,风湿痹痛,高血压,食积饱胀,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治疟。
②《浙江民间草药》:消食,开胃利湿。
治高血压。
③《四川中药志》:治食积饱胀,小便不利及小儿疳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冲酒,1~2两。
【选方】①治风湿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