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秸 Qiáo Mài Jiē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治噎食,痈肿;并能止血,蚀恶肉。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酸 |
【功用主治-荞麦秸的功效】治噎食,痈肿;并能止血,蚀恶肉。
①《食性本草》:叶作茹食,下气,利耳目。
②《医林纂要》:叶,滑肠下气。
③《中国药植图鉴》:茎、叶应用于毛细血管脆弱性的高血压病,可以预防脑出血,及因毛细血管脆弱所诱致的种种出血症和非结核性所引起的肺出血;又能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茎叶。
植物形态详荞麦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素、咖啡酸。
尚含对光敏感物质。
籽苗含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肥皂草素、芸香甙、槲皮素、矢车菊素、花白甙等黄酮类。
【药理作用】芸香甙有维生素P样活性。
从植物各部分提得的芸香甙制剂在体外有杀肠道圆虫的作用。
根中并无蒽醌。
整个植物特别是花,含红色莹光色素(与贯叶连翘素相似),动物食后,可产生对光敏感症(名荞麦病),即在缺乏色素之部位如耳、鼻、爪、尾等处发炎、肿胀;还可发生结合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动物兴奋不安甚至惊厥,有时有肠道、尿路之刺激症状。
一般以羊、猪多见,马、牛较少见。
对某些人亦可产生过敏的各种症状,如皮炎。
荞麦对皮肤亦可产生某些刺激。
【性味】《医林纂要》:酸,寒。
【宜忌】①《千金.食治》:荞麦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
②《食性本草》:叶多食则微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