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花 Zuì Yú Cǎo Huā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 |
毒性 | 小毒 |
归经 | 胃经、肺经、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苦 |
醉鱼草花
(《纲目》)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
【采集】4~7月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纲目》:”辛苦,温,有小毒。” 肺、脾、胃三经
【功用主治】治痰饮齁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和食品炙食。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痰饮成齁,遇寒便发:醉鱼草花研末,和米粉作饼,炙熟食之。(《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