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疾病油腻性鳞屑

油腻性鳞屑

鳞屑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角质层。脂溢性皮炎一般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具有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对称分布,自觉瘙痒,易反复发作。

正常表皮含有三层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色素形成细胞、Langerhans细胞。其中,角质形成细胞与本症有关。角质形成细胞由5层细胞组成,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五层细胞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天左右,最后形成角质层,随细胞核消失而脱落。当皮肤有炎症等损害时,表皮的生长代谢加快,周期缩短,因而使正常的角质生成受到干扰,产生角化不全,细胞带细胞核进入角化层,但角质不致密而疏松形成鳞屑。

在皮脂溢出区出现油腻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自觉瘙痒,慢性经过,诊断较易。

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不同

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脂溢性皮炎临床表现亦有区别:

1。头皮脂溢性皮炎: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厚痂并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脂溢性皮炎: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脂溢性皮炎:有两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4。躯干脂溢性皮炎: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后渐成中央为细糠状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大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多发于前胸及肩胛骨间。

5。皱褶部脂溢性皮炎:多见肥胖中年人,皮损以播散性摩擦性红斑形式存在,红斑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

6。四肢脂溢性皮炎:损害表现为湿疹性斑片。

7。婴儿脂溢性皮炎:表现为红斑、鳞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其大小、厚薄及形态不一、有糠秕状鳞屑的如花斑癣、白色糠疹;有大片状鳞屑的如剥脱性皮炎;呈淡黄色油腻性鳞屑的如脂溢性皮炎;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的如银屑病。正常人的皮肤上亦可见到。有干燥性鳞屑和油腻性鳞屑二种。

在皮脂溢出区出现油腻鳞屑性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自觉瘙痒,慢性经过,诊断较易。

正常人预防脂溢性皮炎主要要注意:

一、保持皮肤清洁;

疾病

特征性回归热

2022-9-12 11:58:08

疾病

巨大膀胱

2022-9-12 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