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遗的社会化保护模式。我国在开展非遗保护实践以来,探索出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模式。非遗是传承至今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必然要在生产与生活中保护,离开了生产与生活的实践,就会走向消亡,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进入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在推进非遗与生活的结合,特别是推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活化,大量异地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为原地的非遗项目带来了生活场景和社会需求,完善了非遗的生态系统,为原地的非遗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种保护方式正在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个新的抓手,同时旅游已经成为了展示中医药非遗、传承中医药非遗、发展中医药非遗的一个重要方式与创新载体。
来源: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