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寿世保元》卷七。
【组成】真阿胶(蛤粉炒)48克 苏木30克 艾叶(端午日收,去根)60克 谷芽 麦芽(晒干)各60克 蛇蜕(要全者,焙干,又要蛇头下向者方好)1条
【用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童便和酒化下。
【主治】难产,胎死不下,及产后诸病。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引《良方集成》。
【组成】台乌 熟大黄 人参 莪术 三棱 赤药 黄芩 延胡索 丹皮 阿胶 蒲黄 香附 乌豆衣 生地(忌铁器) 川芎各90克 寄奴 蕲艾 白扁豆各60克(以上用苏木水炙)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蜡皮封固,每次丸,温开水送下。
【功用】理气解郁,调经止带。
【主治】妇人七情抑郁,气滞食减,口苦咽燥,五心烦热,面黄肌瘦,胸胁刺痛,崩漏带下。
【组成】坯子胭脂(别研)3钱,朱砂(别研)3钱,人参(去芦头)3钱,乳香(别研)3钱,藕节3钱,羊蹄根3钱,青竹茹3钱,乌贼鱼骨3钱,甘草(炙)3钱,细松烟墨(烧)3钱,川芎3钱,草乌头(炮,去皮尖)2钱。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一。
【主治】大风疾,眉须堕落,鼻柱崩倒;语音不利。
【方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1两作10丸。
【用法】每服1丸,细嚼,茶清送下,不拘时候。
【组成】阿胶4两,艾叶2两,谷芽2两,麦芽2两,蛇壳1条,五味1两。
【来源】《女科切要》卷三。
【主治】妊娠9月,或误食热物,忽然腹痛者。
【用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先用鲤鱼1尾,醋1杯,同保胎如圣散煎汤吞服。
【药物组成】香附(制)4两,川大黄4两,木香5钱,乳香(炙)5钱,没药5钱,官桂5钱,五灵脂1两,桃仁泥1两,玄胡索1两,天台乌药1两,蓬莪术1两,全当归3两,益母草2两,蚕茧2两。
【处方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方剂主治】妇人七情悒郁,气滞食减,口苦咽干,五心烦热,面黄肌瘦,胸胁刺痛,崩中带下;产后恶露上攻,败血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黑豆(洗净)1升,煮汁去滓;红花2两,酒5碗,煎4-5沸,去滓用汁;苏木3两,水煎,去滓用汁,将3汁和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3钱,熟汤或温酒、艾醋汤送下。
【药物组成】斑蝥49枚,血竭1分(如无,更加没药半两代之),没药半两(别研),五灵脂半两,硇砂3钱。
【处方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方剂主治】产后血晕及恶露未尽,腰腹刺痛;或胞衣不下,腹胀喘满。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酒1升半,醋1升半,慢火熬成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15丸,麝香熟酒送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