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当归 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治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疯。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酒少许,煎至110毫升,灌下咽,即有生机。
【摘录】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
【别名】 定风散
【处方】 当归、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 定风散(《医级》卷九)。
【摘录】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 青皮、陈皮、川芎、白芍、枳壳、当归、干姜、官桂、茯苓、苍术、半夏、厚朴、人参、羌活、独活、柴胡、甘草、薄荷。
【功效与作用】 瘀血流经。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酒少许,水2钟,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 《女科万金方》
【处方】 生姜12两,生地黄1斤(2味研取自然汁,将地黄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黄滓,各稍干),白芍药1两,延胡索(醋纸裹煨令熟,用布揉去皮)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红花(炒,无恶血不用)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蒲黄1两(隔纸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滋养血络,逐散恶血。主荣卫不和,月经湛浊,脐腹撮痛,腰腿重坠,血经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如月经不依常,苏木煎酒调下;若腰疼,用糖球子煎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妇人良方》卷二
【处方】 生地黄5两(研取汁),生姜5两(研取汁)。
【制法】 上交互用汁浸一夕,各炒黄,渍,汁尽为度,末之。
【功效与作用】 妇人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 寻常腹痛酒调下3钱,产后尤不可缺。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少阴厥阴;生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各捣汁,互相浸渍、炒黄,欲其气味之和也。此妇人产后中风,荣卫不通,经脉不调,欲结症瘕者宜服之。用此二味,只取乎调气血耳。
【摘录】 《本事》卷十
【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苍术、厚朴、陈皮、白茯苓、羌活、独活、桔梗、枳壳、前胡、柴胡、干姜、肉桂、甘草。
【功效与作用】 凡跌扑等伤,恶寒体弱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有热,去姜、桂。
【摘录】 《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 即五积散倍用桔梗,加羌活、独活及防风、木通、米仁。
【功效与作用】 产后单腿痛。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处方】 附子7分,石膏5钱,羌活1钱,防风1钱,广皮1钱,连翘1钱5分,葛根2钱,豆豉3钱,薄荷1钱,藿香1钱,姜皮8分,荷叶1角。
【功效与作用】 痎疟。
【注意】 虚人禁用。
【摘录】 《医醇剩义》卷三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