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百科中药大全解表药 藁本

解表药 藁本

藁本

Gǎo Běn

藁本

别名 香藁本、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

功效作用 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疥癣。

英文名 Ligusticum sinense Oliv. Chinese Ligusticum, Jehol Ligusticum, Chinese Ligusticum Rhizome Jehol Ligusticum Rhizome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毒性  

归经 膀胱经

药性 温

药味 辛

藁本(学名:Ligusticum sinense)为伞形科藁本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湿肢节痹痛。

简介

【英文名】 RHIZOMA LIGUSTICI

【拉 丁 名】Rhizoma Ligustici

【别名】香藁本、藁茇,鬼卿,地新,山苣,蔚香,微茎,蒿板,藁本,山园荽,辽藁本,家藁本,水藁本,火藁本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状】

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cm ,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1小时后,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体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0:60)(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1g,精密称定,置10ml具塞离心管中,精密加入甲醇5ml,称定重量,冷浸过夜,超声处理2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吸取上清液,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阿魏酸(C10H10O4)不得少于0.050%。

【性味归经】辛,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术、羌活等配伍应用。

(2) 同属植物藁本L.sinense Oliv.的根茎亦药用。

【摘录】《中国药典》

(《本经》)

【异名】藁茇(《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茝、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  

植物形态

①藁本,又名:山园荽(《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基生叶三角形,长8~15厘米,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叶脉上有乳头状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深裂,先端渐尖;叶柄长9~20厘米;茎上部的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羽状细裂,远较伞梗为短;伞梗16~20个或更多;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小伞梗纤细,长不超过1厘米:小总苞线形或狭披针形,较小伞梗为短;花小,无花萼;花瓣5,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2室。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条果棱,棱槽中各有3个油管,合生面有5个油管。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润湿的水滩边。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

②辽藁本,又名:家藁本、水藁本。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茎直立,通常单一,中空,表面具纵棱,常带紫色。基生叶在花期时凋落;茎生叶互生,在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全形为广三角形,通常为3回出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上面绿色,沿脉有细微的乳头突起,下面灰绿色;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鞘状,2回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少数,早落;伞梗6~19个;小总苞片锥形,10枚左右,花梗20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椭圆形;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条果棱,果棱具狭翅,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1~2个,合生面有油管2~4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缘,以及多石砾的山坡林下。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

③火藁本

形态与辽藁本相似,但根较粗大。叶为3~4回出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无总苞或有1~2枚总苞,白色,披针形,比伞梗短,花药绛红色。果实油管在背棱上有1个,侧棱上有2个,接合面上2个。

分布东北地区。

【采集】春、秋采挖根茎及根,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药材】①藁本又名:西芎藁本。为植物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长3~8厘米,直径0.7~3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表面具纵直沟纹。下侧着生多数支根和须根(商品多已除去),支根直径约1~5毫米,上有纵沟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残痕,外皮易剥落。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以身干、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等地亦产。

②北藁本为植物辽藁本及火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呈不规则的柱状或圆块状,常分歧,纵向及横向生长均有,长约1.5~6厘米,径0.5~1.5厘米;顶端有残留茎基,有时下陷呈空洞状;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密生细长弯曲的根,有突起的节及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可见散生的棕色分泌腔,中央有髓。根长约1~5~10厘米,径约2~5毫米。表面有纵皱及横纹,并有须根痕,外皮易剥离;较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气特异而芳香,味苦辛。以身子、整齐、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亦产。某些地区作藁本入药的尚有下列几种:云南产的黄藁本为同属植物滇藁本的根。新疆所产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新疆藁本的根。江苏产的山藁本(又名:土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泽芹或骨缘当归的全草。

【化学成分】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酞,蛇床酞内酯。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泽芹鲜草含挥发油0.4%。  

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藁本中性油用1/10、1/5 半数致死量的剂量(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 为70.17±4.95g(生药)/kg)灌胃,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兴奋,加强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延长热板反应时间,降低实验性发热兔体温及正常小鼠体温。②抗炎:藁本中性油1/10、1/5 半数致死量剂量(半数致死量同上)灌胃,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③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藁本中性油1.4×10-3-5.6×10-3g/ml能抑制兔和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收缩肠管的作用;70、140g/kg灌胃,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也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7×10-3-14×10-3g/ml抑制兔离体子宫,并能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  

1.抑菌作用

15%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许兰氏毛菌等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2.镇静、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

2.1.藁本中性油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及对抗苯丙胺引起的运动性兴奋,能加强硫贲妥钠的催眠作用,能对抗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歪反应及明显延长热板反应的时间,并降低致热动物的体温及正常小鼠的体温,还能对抗二甲苯炎症。

2.2.藁本中性油能抑制醋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及组胺提高大鼠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摘除肾上腺大鼠注射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但不能抑制大鼠塑料环肉芽肿增生,也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其抗炎症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推测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抗炎作用。

2.3.藁本中成分之一阿魏酸(Ferulicacid)能减少扭歪反应及延长环己烯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此外,另一成分藁本内酯具有镇静、催眠、降温以及抗氯胺酮兴奋作用。  

3.平滑肌作用

3.1.对肠和子宫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藁本中性油有抑制离体兔小肠收缩振幅、抑制离体豚鼠回肠张力,抑制离体兔子宫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烟碱、毒扁豆碱、酚妥拉明和氯化钡引起的肠活动兴奋,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肌张力增变;还可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果表明,藁本中性油具有抑制肠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3.2.平喘作用

3.2.1.藁本内脂的平喘作用:给豚鼠腹腔注射0.14ml/kg 藁本内酯能缓解组织胺与乙酰胆碱的致喘反应,其效力约与氨茶碱50mg/kg相仿,在豚鼠肺溢流实验,静脉注射藁本内酯 0.08ml/kg能对抗组织胺2-10μg/kg所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藁本内酯不仅对豚鼠离体气管条有松弛作用,而且对乙酰胆碱、组织胺以及氯化钡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该作用不能被心得安所阻断。藁本内酯对豚鼠肺、肠组织内cAMP及cGMP的含量均无明显影响,认为有可能作用于平滑肌本身。

3.2.2.苯酞及其衍生物的平喘作用:苯酞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内酯、丙烯基夫内酯、正丁烯夫内酯及正丁基夫内酯对动物气管平滑肌均具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其作用强度最终无明显差异,认为正丁烯夫内酯及其同系物的平喘作用,为其母核苯酞所具有,六种化合物的作用速度与其化学结构之间,似有规律性变化,其中以苯酞和乙烯基内酯为最快,随着侧链的增长似有减慢的趋势。不具双键的正丁基夫内酯作用速度较具有双键的正丁烯夫内酯为快。苯酞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并非通过兴奋气管平滑肌上β-受体或促进肾上腺素能神

中药大全

解表药 羌活

2022-7-30 19:30:21

中药大全医学百科

解表药 白芷

2022-7-31 1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