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诊断学术语。系辨证方法之一。是各种辨证的核心。它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脏腑辨证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临床各科辨证的基础,为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中医学的辨证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最后大都落实在脏腑的病变上,也即证候的定位是辨证内容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例如,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但八纲辨证只是分析、归纳各种证候的类别、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关系的纲领。如果要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就必须落实到脏腑上来,用脏腑辨证的方法才能解决。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等。
中医百科
|
基础 |
|
脏象 |
五脏
|
心、肝、脾、肺、肾
|
六腑
|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
奇恒之府
|
脑、髓、骨、脉、女子胞
|
|
血气精神 |
|
经络 |
经脉
|
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二经筋
|
络脉
|
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
|
穴位 |
|
体质 |
体质
|
病因 |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疠气
温邪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
病机 |
邪正盛衰
阴阳失调
气血失常
津液失常
|
四诊 |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脉象)
《中医诊断学》
|
辨证论治 |
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
论治
|
治则治法 |
治则(三因制宜)
治法(中药、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气功、食疗)
内治法(八法)
外治法
|
病症 |
时病
杂病
妇科
产科
外科
伤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
中药 |
中药列表
中药图典
中药方剂列表
性味(四气、五味)
归经
中药配伍(七情、十九畏、十八反)
中成药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
针灸 |
针法(九针、晕针)
灸法
《针灸学》
《中医刺灸》
|
电子书 |
700本中医电子书
经典中医古籍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
其它 |
中医史
医学名人
中医院列表
医学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