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中药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
Dà Yè Zǐ Wēi
大叶紫薇
别名  
功效作用 敛疮;解毒。主痈疮肿毒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大叶紫薇,高7-25m。树皮灰色,平滑。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栽培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之地均能适应,对土壤选择不严,抗风,耐寒,耐干旱和耐瘠薄。

拼音名:DàYèZǐWēi

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摘,晒干。  

乔木,高7-25m。树皮灰色,平滑。枝圆柱形,无毛。叶互生或近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

对生;叶柄长8-10mm,粗壮;叶片革技,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长10-25cm,宽6-12cm,先端钝形或短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面均无毛;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花淡红色或紫色,直径5cm;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cm,排成分塔形;花梗长1-1.5cm,密生黄褐色毡绒毛;花萼有12条纵棱或纵槽,生糠秕状毛,长约13mm,裂片三角形,反曲,内面无毛,除属体鳞往大辩论;花瓣6,近圆形或倒卵形,长2.5-3.5cm,几不皱缩,有短爪,长约5mm;雄蕊多数,多达100-200,着生于萼管中下部;子房球形,4-6室,无毛,花柱长2-3cm,比雄蕊长。蒴果倒卵形或球形,长2-3.8cm,直径约2cm,褐灰色,6裂。种子多数,长10-15mm。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落叶大乔木,树高6-12(15)米,干直立,树皮黑褐色,分枝多,枝开展,圆伞形。叶大,长10-70厘米,有短柄。单叶对生,椭圆形、长卵形至长椭圆形,长可达20厘米,先端锐,全缘;5-8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紫色,花形大,径5-7公分,6片淡紫色花瓣,边缘呈不齐波状;蒴果圆球形,径约2.5厘米,秋季成熟,成熟时茶褐色,自裂成六片。花萼有棱糟及鳞片状柔毛;夏秋开花。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吉林均有生长和栽培。  

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栽培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之地均能适应,对土壤选择不严,抗风,耐寒,耐干旱和耐瘠薄。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花蕾

播种、扦插、高枝压条均可。于春季新叶萌发前取枝扦插,成活率甚高。生物学特性喜高温、怕严寒,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生长迅速。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栽培技术用扦插繁殖。在春季剪取未萌芽的二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20-25cm,按行株距30cm×cm,斜插入土中,插穗的深度为2/3,压实后浇水,盖上薄膜,长出叶片和生根后,膛渐去掉薄膜。培育1年,移苗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开坑,每坑栽1株。此外,引种繁殖多采用种子播各,于春季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季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夏季施1次过磷酸钙或复合肥,冬季施1次厩肥或草木灰。每次施肥后进行培土。冬季进行修剪。  

大叶紫薇
大叶紫薇

1、枝叶茂密,开花华丽,树姿飘逸。

2、叶片质感平滑,枝叶略为下垂,每到冬天就转为红色或暗红色的叶子禁不住寒冷而落叶纷纷,到初春又萌芽,给南国人们以季相的变化。

3、夏季开花,为夏季代表花之一。花在枝条顶成串朝上绽开,花朵满布枝头,总让人惊艳不已,大型优雅的紫花就如同扬翅飞舞的风蝶围绕枝头不肯离去,非常显眼。盛开时幽柔华丽,极为壮观,颇有樱花的风姿。

4、大花紫薇的球形蒴果串串结与枝头,宛如树顶挂着许多小铃铛。  

中药

大叶花椒茎叶

2022-9-8 12:43:23

中药

大叶紫珠

2022-9-8 1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