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中药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
Dà Yè Zǐ Zhū
别名 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白骨风、蜘蛛、白背木、细朴木、白狗肠、羊耳朵、止血草、赶风柴、岩贼子叶、大蚂蚁、白饭木
功效作用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创伤出血;跌打肿肿;风湿痹痛
英文名 Bigleaf Beautyberry Leaf, Root or leaf of Bigleaf Beautyberry
始载于 《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  
归经 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辛、苦

大叶紫珠

【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

【来源】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以根和叶入药。夏、秋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备用;全年都可采根,切片,晒干。

【源形态】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3米。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状毛及长茸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夏、秋叶腋开紫色小花,多花集成多歧聚伞花序。果小,球形,径约2毫米,熟时紫红色。

【性味归经】辛、苦,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叶、根0.5~1两;叶外用适量,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叶紫珠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大艾(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骨风、大风叶(《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大叶紫珠

灌木至小乔木,全株被灰白色长茸毛。叶对生,长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7~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尖,边缘有锯齿,侧脉12~15对;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宽5~8厘米;花序柄长2~3.5厘米;花萼被星状柔毛,裂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略被细毛;雄蕊长突出,药室纵裂。果实球形,径约2毫米,熟时紫红色。花期6月。

生于山坡、丘陵、村边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根,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收。

中药

大叶紫薇

2022-9-8 12:43:24

中药

大叶白头翁

2022-9-8 1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