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大全疾病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

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皮肤病。又称红皮病。其特点是全身或大面积皮肤有弥漫性红斑﹑肿胀及脱屑。

大致分为三类﹕

1、原有的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毛发红糠疹﹑扁平苔藓﹑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等﹐经不适当的治疗后恶化所致﹔

2、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如蕈样肉芽肿﹑霍奇金氏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可发生红皮病﹐预后严重﹔

3、由药物变态反应所致。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对原有皮肤病的诊断要根据病史﹑残存的皮肤改变﹑以前的皮肤活组织检查结果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有时残存的毛发红糠疹或银屑病病损有助于发现原有皮肤病。皮肤活检有助于除外塞札里氏综合症(全身瘙痒﹐阵发性多汗﹐皮肤增厚﹐有银屑病样或湿疹样皮损﹐可能与网状内皮系统疾病有关)及其它恶性病变。淋巴结肿大明显时﹐提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其特点是全身或大面积皮肤有弥漫性红斑﹑肿胀及脱屑。可根据这些临床特点进行诊断。

需要和不同类型的药疹鉴别:

(一)固定型药疹是最常见的一型常由磺胺制剂、解热止痛剂或巴比妥类等药引起。皮疹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色斑直径约1~2或3~4cm。常为一个,偶可数个边界清楚,重者其上发生大疱。停药后约1周余红斑消退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经久不退。如再服该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药疹处发痒,继即出现同样皮疹并向周围扩大,以致中央色深,边缘潮红也可发生水疱。复发时他处也可出现新的皮疹。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疹数目也可增加。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较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常发生,可单发或凤时累及数外。发生于皱襞粘膜处易糜烂产生痛感。一般经7~10日可消退,若已溃烂则愈合较慢重者可伴发热。

(二)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呋喃唑酮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症状与急性荨麻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药物排泄十分缓慢或因生活或工作中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如医务人员对青霉素过敏,制药厂工人对某些药物过敏),可表现为慢性尊麻疹。

疾病

感觉过度

2022-9-14 23:10:07

疾病

二碱基氨基酸尿症

2022-9-14 2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