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百科方剂大全黄龙汤 攻补兼施剂

黄龙汤 攻补兼施剂

黄龙枳朴与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组成】大黄( 9g ) 芒硝( 6g ) 积实( 9g ) 厚朴( 9g ) 甘草( 3g ) 人参( 9g ) 当归( 6g ) (原
著本方无用虽)
【用法】水二蛊,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热服为度(现代用法:水
煎服)。
【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l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下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院腹胀满,腹痛拒按,
身热口渴,神倦少气,澹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证治机理】本证系阳明热结腑实,兼气血两虚所致。燥热内结肠中,腑气不通,故大便秘
结,或下利清水、色纯青(即“热结旁流”),院腹胀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故身热;邪热伤
津,故身热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气血两伤,则见神倦少气,脉虚;余如神昏澹语、肢厥、循
衣撮空等,皆为热结千里、上扰神明之危重证候。治当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方解】方中法取大承气汤之意,以大黄泻热通便,荡涤积滞;芒硝润燥软坚,以助大黄泻
热攻逐之力;积实、厚朴行气导滞,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与前药相伍,扶
正祛邪,使攻下而不伤正;桔梗开宣肺气而通肠腑,与承气性降相伍,使气机升降复常,寓
“欲
降先升” 之妙;生姜、大枣、甘草和中益胃。诸药相伍,峻下热结与补益气血并用,攻补兼施,
以攻为主,热结得去,气血得复,诸症自除。方名“黄龙” 者,乃喻本方之功效,有龙能兴云致
雨而润燥土之意。
【运用】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证之基础方。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院腹胀
痛,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为辨证要点。本方虽为攻补兼施之剂,但其攻下之力
较强,使用时当据气血虚衰之程度,选用相应补益药。

【附方】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另煎, 一钱五分
(4.5g)?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4.5g)
海参洗,二条(2条) 姜汁六匙(6匙) 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
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
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
冰糖) 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症见
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沉细。
【鉴别]黄龙汤和新加黄龙汤均为攻补兼施之剂。然黄龙汤含大承气汤之意,泻下热结之力
强,适用千热结较甚兼气血不足者;新加黄龙汤以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滋阴增液之力强,适用
于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者。

方剂大全

禹功散 逐水剂

2022-7-30 8:51:29

方剂大全

增液承气汤 攻补兼施剂

2022-7-30 8: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