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模块笔记资源期末复习组织胚胎学——填空题

组织胚胎学——填空题

组胚填空题

1.伊红为酸性染料可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粉红色,称嗜酸性;苏木精为碱性染料,可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称嗜碱性,而对酸性染色剂和碱性染色剂均能产生弱亲和力的现象,称中性。组织学与胚胎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简称HE染色

2.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化结构,包括微绒毛和纤毛。微绒毛中有微丝,纤毛中有微管。光镜下小肠柱状上皮的纹状缘和肾小管的刷状缘。

3.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中间连接又黏着小带。桥粒又称黏着斑。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4种细胞连接中有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称为连接复合体。

4.结缔组织中的纤维分为:胶原纤维(又称白纤维),弹性纤维(又称黄纤维),网状纤维。

5.血液中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正常值男为(4.0~5.5)×10的12次方/L,女(3.5~5.0)×10的12次方/L。白细胞为(4.0~10)×10的9次方。

6.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7.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中起重要作用,如果血小板的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障碍时,可引起皮肤和粘膜出血等现象。血小板的寿命为7~14天。

8.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心肌又称横纹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数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9.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相应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而构成了骨骼肌纤维明暗相间的规则交替的横纹

10.横小管的形成:骨骼肌纤维肌膜和基膜凹入细胞内延伸而成

11.三联体:由肌浆网两边的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12.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又分树突与轴突两部分。

13.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每个神经元有一个或多个树突,主要是接受刺激,将信息传入细胞体。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中没有尼氏体,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染色淡,称轴丘。

14.少突胶质细胞参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施万细胞参与形成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

15.动脉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 和微动脉四级。

大动脉(large artery)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等。

16.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管径一般为6-8um,其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称周细胞pericyte(周细胞主要功能1.机械性支持作用2.收缩功能3.参与细胞修复)

17.淋巴结结构:淋巴结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为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髓质分为髓索和髓窦。

18.脾脏分为白髓,红髓,边缘区。

19.动脉周围淋巴鞘相当于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消化系统

1.扩大小肠面积的结构有:皱襞,肠绒毛,微绒毛。

2.小肠腺特征性细胞:潘氏细胞(帕内特细胞)。

3.干细胞有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三种不同的功能面。其中血窦面和胆小管面有微绒毛。

呼吸系统

1.肺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其中肺泡管有结节,肺泡囊无结节。

3.泌尿系统

1.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位于皮质浅中层。

2.球旁复合体又称肾小球旁器,位于肾小体血管极所形成的三角区,由球旁细胞,致密斑(三角区的底)和球外系膜细胞(三角区中心)组成。球旁复合体是机体调节血压,水分及电解质平衡的装置。

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特点是:(1)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2)无导管(3)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兴奋性。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呆小症。成年人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体重减少,易怒易疲,突眼,心率快。

3. 滤泡旁细胞分泌颗粒,内含降钙素。降钙素能够促进成骨细胞活动,使血钙浓度降低。降钙素水平低下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促进破骨细胞溶解骨稳定使血钙升高。

在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机体血钙的问题。

4.肾上腺皮质由浅到深,依次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网状带分泌性激素(雄激素)

男性生殖系统

1.生精上皮是一种特殊的复层上皮,有一层支持细胞和5~8层生精细胞组成。

2.生精细胞由下到上依次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存在时间最短),精子细胞(不再进行分裂),精子。

3.顶体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

1.卵泡发育过程: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有卵泡腔,通称为囊状卵泡)。

2.初级卵母细胞第1次减数分裂的时间是:排卵前36~48小时,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

3.次级卵母细胞若受精则完成第2次减数分裂。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

月经期卵巢内月经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含量骤然下降。

增生期,卵巢内有一批卵泡正在生长,故称卵泡期。

分泌期,卵巢内出现黄体,故称黄体期。

期末复习笔记资源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

2022-10-28 22:11:14

期末复习笔记资源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2022-10-28 22: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