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良,邪去正安腹通畅
【组成】大黄三两(9g) 附子炮,三枚( 12g ) 细辛二两(3g)[用法】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
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治机理】本方所治之寒积里实证为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所致。阴寒凝滞,冷积内
结,腑气不通,故腹痛便秘、胁下偏痛;积滞阻结,气机被郁,故见发热;阳气不运,则畏寒肢
冷;舌苔臼腻、脉弦紧,是寒实内结之象。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解】方中重用附子温里助阳,散寒止痛,为君药。里已成实,虽用温药以祛其寒,同时
亦需配伍泻下之品以通其结,故以大黄通导大便,荡涤肠道积滞,为臣药。大黄性虽寒?,与大
辛大热之附子相伍,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为“去性存用” 之制。附子、大黄并用,前者散寒
助阳,后者通积导滞,是温下法的常用配伍。佐以细辛,辛温宣通,既散寒结以止痛,又助附子
温里祛寒。三药并用,苦寒辛热合法,相反相成,共奏温里散寒、攻下寒积之效。
[运用】本方为温下法之基础方,乃治疗寒积里实证之代表方。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
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方中附子用量应大于大黄,以达温里散寒、泻结行滞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