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百科方剂大全蒿芩清胆汤 和解少阳剂

蒿芩清胆汤 和解少阳剂

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

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组成】青嵩脑钱半至二钱(4.5 ~ 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钱半(4.5g) 赤获芩三钱(9g)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g ~ 9g) 生积壳钱半(4.5g) 陈广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
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症,寒轻热重,口苦膘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
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臼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证治机理】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
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症、寒轻热重、口苦脯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
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
少,其色黄赤;病在少阳,湿热痰浊为患,故舌红苔白腻,或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治宜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解】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郁痰浊内阻之证。方中青嵩苦寒芳香,既清透少阳
邪热,又辟秽化浊;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
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积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疮;半夏燥湿化痰,和
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隔,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赤获芩、碧玉散清
热和显,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诸药配伍,芳香清透以畅少阳之枢机,苦燥降利以化湿
郁之痰浊,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则诸证得解。
【运用】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之常用方。以寒热如汒,寒轻热重,胸胁胀痛,吐酸苦水,
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方剂大全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剂

2022-7-30 8:54:49

方剂大全

四逆散 调和肝脾剂

2022-7-30 8: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