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百科方剂大全大建中汤 温中祛寒剂

大建中汤 温中祛寒剂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组成】蜀椒去汗,二合(6g) 干姜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怡一升(30g ),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
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现代服法:水煎服,怡糖冲服)。
【功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中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胱腹疼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
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臼滑,脉细沉紧,甚则肢厥脉伏。
【证治机理】本证之腹痛由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索问.痹论》曰: "痛者,寒气多也,
有寒故痛也。”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经脉拘急,故心胸中大寒痛;阴寒犯胃,浊阴上逆,故呕
不能食。《素间.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腹中寒盛,收引太过,
腹皮拘急,上冲皮起,故腹中痛、出见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沉紧,甚则肢
厥脉伏,皆为阳衰阴盛之象。本证病势较急,治宜温中以散阴寒,补虚缓急止痛,标本兼顾。
【方解】方中蜀椒味辛性热,温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张秉成曰:"蜀椒之大辛大热,上
至肺而下至肾,逐寒暖胃。”(《成方便读》卷一)伍以辛热之干姜温脾暖胃,令蜀椒散寒之力倍增;以甘温之馅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增强蜀椒止痛之功。复以人参补脾益气,补虚助阳,合
馅糖重建中脏,缓急止痛,又使中气旺则邪不可干。四药配伍,纯用辛甘,温补兼施,以温为
主,共奏补虚缓急、散寒止痛之效。
【运用】本方为治疗虚寒腹痛重证之代表方。以腹痛连及胸胱,痛势剧烈,呕吐剧烈,手足
厥冷,舌质淡,苔臼滑,脉沉紧为辨证要点。此种腹痛,病情较重,病势较急,素体又虚,故方
后强调,初服后“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取粥之温热助药力以祛寒邪。饮粥后”更服“ 药,
使药力相继。且药后”当一日食糜",以养脾胃之气,使中虚得复。同时,药后“温覆之”,以防
寒邪外侵而病复加重。
【鉴别】小建中汤、黄苠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大建中汤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但小建中
汤以辛甘为主,佐重剂芍药,寓酸甘化阴之意,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黄苠建中汤乃小建中
汤加黄苠、增甘草之量,偏千甘温益气;当归建中汤千小建中汤中加当归,重在补血和血;大建
中汤则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之功。

方剂大全

小建中汤 温中祛寒剂

2022-7-30 9:27:08

方剂大全

吴茱萸汤 温中祛寒剂

2022-7-30 9: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