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百科方剂大全大柴胡汤 解表攻里剂

大柴胡汤 解表攻里剂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

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积实炙,四枚(9g)
大黄二两(6g) 大枣十二枚(4枚) 生姜五两(15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
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疮硬,或心下急
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证治机理】本方所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乃因少阳之邪内传阳明,化热成实而致。少阳病未
解,故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邪入阳明,化热成实,气机被阻,腑气不通,故见心下疮硬,或
心下急痛、大便不解、苔黄;里热较甚,以致郁郁微烦;胆热犯胃,加之阳明热结,胃气上逆更
甚,故由少阳证之“喜呕” 进而成"呕不止"。若阳明积热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又可见协热下
利。邪踞少阳,阳明热结,正盛邪实,故脉弦数有力。此少阳与阳明合病,亦为表里同病。伤寒
少阳证治当和解,禁用下法,但兼阳明腑实,则又当下。如《医方集解.表里之剂》所云: "少
阳故不可下,然兼阳明腑证则当下。”故治当和解少阳为主,辅以内泻阳明热结。
【方解】本方以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与轻下阳明热结的小承气汤合方加减而成。少阳之邪气
未解,故取柴胡与黄芩相伍,和解清热,以解少阳之邪。柴胡善疏少阳之邪,黄芩清泄少阳郁热。里实已成,大黄配积实,泻热通腑,行气破结,内泻阳明热结。芍药缓急止痛,与大黄相
配可治腹中实痛,合积实能调和气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辛开散结;配伍大量生
姜,既增止呕之功,又解半夏之毒。大枣和中益气,与生姜相配,调脾胃、和营卫,并调和诸
药。诸药相伍,和下并用,主以和解少阳,辅以内泻热结,佐以缓急降逆,使少阳与阳明之邪得
以分解。
【运用】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代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
秘,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半斤(15g) 甘草大黄各三两(各9g) 大枣擘,十枚(4
枚) 积实五枚(9g) 桂枝二两(6g) 生姜五两(12g)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
日三服。功用:解肌发表,行气通便。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腹满发热,大便不通,
脉浮而数。
【鉴别】大柴胡汤与厚朴七物汤均为和解攻里之方。但大柴胡汤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而以少
阳证为主者,故法取小柴胡汤之义以和解少阳之邪重,法取小承气汤之义以泻下阳明之邪轻。而
厚朴七物汤则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以阳明证为重者,故重用厚朴,配伍积实以行气除满,大黄泻
热通便,取厚朴三物汤之义以攻下阳明热结;轻用桂枝,佐以生姜、大枣、甘草以解肌散寒,调
和营卫,共成发表攻里之剂。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均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具和解少阳之功。小柴胡汤专治
少阳病,大柴胡汤则治少阳阳明合病。但大柴胡汤症见呕不止,故加量生姜以增强止呕之力,且
生姜协柴胡尚有散邪之功。大柴胡汤中减去小柴胡汤之人参、甘草,乃因少阳之邪渐次传里,阳
明实热巳结,且见"呕不止”,故不用人参、甘草,以减甘壅致满之弊;加大黄、积实,意在泻
热除结以轻下阳明之实,伍芍药旨在加强缓急止痛之功。

方剂大全

五积散 解表温里剂

2022-7-30 9:38:27

方剂大全

防风通圣散 解表攻里剂

2022-7-30 9:40:27